10月28日下午,由图书馆主办,管理艺术学院业财1253班承办,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协办的理工读书·共享会第242期在学校图书馆601读书交流室顺利举行,周远归、朱睿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主持人周文广与曾鑫梅围绕《故事新篇》展开分享,带领听众跟随传统故事的“焕新轨迹”,见证其从经典原型出发、融入当代生活语境的种种“新生历险”。
随后,活动正式进入读书分享环节。朱洪超、夏媛、张紫研、刘恒、朱嘉齐五位同学依次登台,围绕各自阅读该书的心得体会展开分享。
朱洪超表示,《故事新篇》让我明白,当大学生忙着追潮流、赶进度时,别丢了“传承内核”的认知,他以百年邮局保留历史元素又新增便民服务为例,指出守正创新才是文化延续的关键。
夏媛认为,《故事新篇》如同一把钥匙,为她打开了理解传统的新视角。她意识到,大学不仅要学书本知识,更要学会用新眼光解读传统、拥抱变化。
张紫研分享道,书中老故事与新生活的融合,是最打动我的地方,它让我懂得大学学习不是机械记忆,要像传统手艺融入现代设计那样,灵活结合新旧知识,才能真正学有所用。
刘恒从此书中看到了对经典的尊重与突破。他认为,大学生应有的学习态度:对基础学科的扎实掌握、对新兴领域的积极探索,这种“稳根基+拓边界”的平衡,恰是求学路上最宝贵的成长。
朱嘉齐读完这本书后,体会到大学不必纠结于单一的成功标准,像经典故事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表达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才是真正的成长。
最后,朱睿老师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故事新篇》是一份绝佳的交流礼物。它没有固定解读,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自己的思考:有人会看见传统的魅力,有人会领悟创新的智慧,有人会重新审视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关系。当大家分享各自对“老故事新表达”“旧内核新场景”的理解时,本质上是在交换彼此的认知与体验——你眼中的“焕新”,或许是我心中的“传承”;我读懂的“突破”,也许恰好解开了你的困惑。这种因“故事新篇”引发的共鸣与碰撞,正是读书共享会最珍贵的价值,让我们在交流中看见更丰富的文化视角,也学会以新思维解读传统。( 图管会 张振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