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是有效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有力促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3年,校长李科代表学校立项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服务提升型教师绩效评价模式研究——基于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改革实践”。近两年来,学校积极实践,深度提炼,成效显著。
一、理论成果获得肯定
团队撰写的文章《湖南理工职院改革评价体系——以“四维创新”促进教师绩效水平整体提升》发表在2024年4月24日的《湖南日报》观察版。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师教学科研实绩。以推进学校承担的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服务提升型教师绩效评价模式研究——基于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改革实践”为契机,以教师绩效评价“四维创新”促进教师绩效水平整体提升。一是转变评价观念,凸显师德师风和教学科研实绩。二是拓展评价内容,强化育人职责、实践能力和类型特色。三是优化评价程序,加强过程管理和结果应用。四是弥补绩效短板,优化提升路径和实际效果。

团队撰写的论文《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高职院校服务提升型教师绩效评价机制构建:理论、困境与路径》发表在《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5年第5期。论文基于管理心理学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阐明高职院校服务提升型教师绩效评价模式具有交互性、发展性和服务性的理论内涵;分析传统的教师绩效评价存在评价理念滞后、内容不全面、方法程式化、流程不闭环、逻辑单行等不足,提出通过转变评价观念、拓展评价内容、优化评价方法、完善评价程序和开展“工坊式”培训服务等路径,以构建服务提升型教师绩效评价模式。
团队在国内首次提出高职院校教师服务提升型教师绩效评价模式,提出了坚持系统观念和成果导向的原则,为“优质评价”指明方向;稳妥且完善服务提升型教师绩效评价模式,为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新思路;创新多元多维、分类分层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发展等服务提升型教师绩效评价模式构建的导向原则与改革启示。
实践证明,服务提升型教师绩效评价模式能有效激励教师成长和成果产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二、实践成果精彩纷呈
(一)“一年一人一成果”的绩效导向深入人心。学校秉持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的教师绩效评价工作理念,依据职称层次和岗位属性,分别召开教师绩效评价改革座谈会,沟通学校的价值、使命和战略目标,对每一位教师的期望结果和评价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该标准。鼓励教师按要求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倡导“成果为要”和“一年一人一成果”的绩效导向。两年来,教师主动申报各类项目、专利、课题和成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以每年的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为例,申报数和指标数之比高达6:1。学校教师积极申报发明专利,截至2025年10月,申报发明专利44项,授权38项,申报数和授权数分别是2023年的3倍和38倍。
(二)强化教师育人成效评价举措实效果好。一是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强化一线学生工作”精神。要求四十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职务),须至少有一年专兼职辅导员工作经历。新入职教师须首先担任兼职辅导员,其学生工作经历纳入转正定级评价依据。2025年,学校首批聘请29位年青教师为兼职辅导员,每人带一个班,原则上带满三年。二是将教师面对面接待指导学生成效纳入绩效评价范畴。出台《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接待日实施办法(试行)》,教师接待日接待对象向全校学生开放。教师在面对面接待学生来访的过程中坚持自主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个人专长和学生实际需要,自主设计接待日的内容和形式,力求使育人工作取得实效。畅通师生间的沟通渠道,强化教师教书育人基本职责落实,发挥教师在人生阅历、思想品德、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发挥教师在学生价值观塑造、专业(课程)学习、就业创业意识培养等方面的引导作用,确保教师真正成为学生锤炼品格、汲取知识、技能养成、就业创业、为国奉献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立志成长为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两年来,共接待学生728人次,及时解决各种问题344个。两年来,涌现出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一寝室的吴佳炬和陈子升两名同学因捐献骨髓勇救生命垂危之人获得“最美理工人”荣誉称号,张翰维同学凭借温暖的沟通,成功挽救了一位素未谋面之人的生命,赢得了人民日报的赞誉。肖勇、刘劲、杨琴、梁湛荣四位同学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智能装备应用”赛道中荣获金奖,黎世庆同学在2024年湖南省大学生田径比赛中,荣获女子标枪项目冠军;潘岳帅同学入伍期间荣获战备三等功,并取得优秀士兵保送入学资格。
(三)“工坊式”培训弥补教师绩效短板成绩喜人。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存在的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能力不够、实践教学能力不强、高水平论文撰写能力偏弱、纵向科研项目获取能力偏低、横向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方面绩效短板,学校每年利用假期开展采取“听(专家讲座)-研(小组研讨)-做(团队协作)”一体化的“工坊式”培训。培训菜单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效果好。经过系列培训,教师绩效水平明显提升,近年来产出多项“0”至“1”的标志性成果。一是教师团队累计荣获“楚怡”教学创新团队4个、“楚怡”工坊2个及“楚怡”名师大师工作室3个。二是专任教师累计获得“楚怡”教学名师称号4名,并在“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中斩获一等奖5项;此外,4部教材成功入选“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6名教师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6名教师被评为省技术能手,1名教师荣获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称号。三是辅导员老师荣获湖南省第一届高校辅导员综合育人能力提升示范观摩活动特等奖第一名,并首次获得第十六届“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四是公共课教师荣获湖南省第十届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在国家民委主办、教育部协办的第二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首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研究专项立项。五是管理队伍中,有3名成员荣获湖南省高校党务工作示范岗称号,3人被评为湖南省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3人荣获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工党员示范岗”。六是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24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达到125.44万元,是2023年的1.7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