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荏苒,时光如梭,光阴转瞬即逝。我是一名学中国舞的大学生,在这充满活力与梦想的校园里,经历了无数次难忘又美好的瞬间,使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收获满满。三年理工时光,我携稚嫩而来,满载成长而归。
一、红日升东方,大道满霞光
记得学校有次活动,需要编排一个节目,我们选择跳《万疆》这支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的舞蹈,党带领着中华民族走过风雨,迎来如今的盛世,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离不开党的引领,所以我们想要通过舞蹈来传递出对党矢志不渝的忠诚与追随。初次排练,大家围坐在一起,音乐缓缓流淌,那大气磅礴又饱含深情的旋律,让每个人心中都涌起对祖国山河的崇敬与热爱,一场精心筹备的排练之旅就此开启。
刚开始排练动作,困难便接踵而至。许多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舞蹈,需要从基本功开始教起,但排练时间有限,且同学们的上课时间并不统一,我虽有扎实的功底,但学习一支新的舞蹈也需要时间,但是想想党在百年征程里,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都从未退缩,我们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呢。为了攻克这个难关,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互相交流经验。在排练过程中,大家时常会聊起党的奋斗历程,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也是大家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
随着排练的深入,大家的默契越来越好。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没有一个人放弃,只为了在正式演出时大放光彩。我们就像党的事业中的一颗颗螺丝钉,虽然渺小,但只有我们紧密协作,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就如同这舞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走位,都关乎整体的呈现终于,而对党忠诚的信念,也如同种子一般,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我也于2024年12月顺利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这份力量将伴随我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坚定不移地追随党的步伐。
二、绸袂扬古韵,飞天绽华光
中国舞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传承意义非凡。它是民族文化的鲜活载体,涵盖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服饰、音乐等元素,从古代宫廷雅乐之舞的庄重典雅,到民间社火舞蹈的质朴欢腾,每一个动作、每一段韵律,宛如一幅幅生动的文化画卷,展现着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承载着千年华夏文明的厚重记忆,都深深烙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与审美情趣。
在一次元旦晚会中,我有幸参与舞蹈《飞天》的表演。我们的舞蹈通过呈现敦煌壁画飞天之美来表现盛世中国。大气磅礴的“托按掌”,双手在胸前形成优美的弧线,仿佛托举着历史的厚重,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我们的身体或与舞台平行,或与舞台垂直,单腿支撑时需将全身力量凝聚于足尖,而上身却要如飞天般“逆风而举”,我们的右腿便是全身的支撑点,被“铁靴子”固定在舞台上,尽管腿上绑着“铁靴子”,但我们的舞姿仍然要像飞天的仙女一样灵动,身体轻盈的舞动,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抛物线,仿若新时代中国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我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节目呈现后我忽然懂得: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让古老艺术在现代舞台上重生。拥有中国舞特长,是我的幸运也是使命。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的道路上,我要不断深挖中国舞文化内涵,积极传播其魅力,大胆创新其形式与内容。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篇便点明了孝在道德体系中的根源地位。孝顺父母,这一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与道德准则。
我自小就学习中国舞,但这一过程并不轻松,训练的强度常常让我感到疲惫不堪。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父母的身影。他们一直以来默默支持着我的梦想,为我付出了无数心血。记得在高中艺考集训期间,我的压力很大,常常因为高难度训练伤痕累累,因为动作练不好、舞姿不完美而崩溃。每每在这时我就在担心自己适不适合这条道路,能不能通过艺考读一个好的大学,而我的父母只是让我放轻松,关心我每天训练得累不累,身体受伤的地方疼不疼。父母的爱始终是我最坚实的后盾。他们的支持不是言语的催促,而是默默的守护,让我在逐梦路上有了敢闯敢拼的底气。
在大学期间,虽然不能经常回家,但我会定期给父母打电话,分享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每次放假回家,我都会给他们看我在学校里舞台演出的视频,虽然我现在并没有继续在舞蹈的道路上继续钻研,但是他们还是会为我骄傲和欣慰,让我认为我的努力付出都是值得的,不管结果怎样,总有两个人在背后默默支持我。
拿到国家奖学金后,我为父母精心挑选了几件礼物,收到礼物时,母亲眼中泛起泪光:“小时候看你跳舞,只希望你能快乐;现在看你成长,才懂得坚持的意义。”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孝顺,就是让自己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让他们的付出在时光中绽放成花。
四、教诲传德艺,师恩润李桃
在新能源学院举办的团支部风采大赛的筹备过程中,我负责整个团支部风采展演的编排指导工作,面对风格各异、需求不同的多个团支部,我深知这是一场巨大挑战。唐洪江老师带领我们到各个团支部,与成员们交流,了解他们节目的思路、成员的特长以及对比赛的期望。也正是这份扎根于学生群体的朴实做法,让我明白了学生干部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奔赴一线的前排军。
随着排练的推进,不同团支部间的协调问题也接踵而至。时间安排冲突、场地资源紧张等状况频发,各团支部成员逐渐出现疲惫和懈怠情绪,我们在排练结束时鼓励大家提出问题并帮助解决,辅导员也不断加油鼓劲,陪伴指导,缓解大家的压力,增强团队凝聚力。也是在这样的反复“拉扯”中,我明白了学生干部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拧成一股绳的坚持。
比赛的大幕拉开,各团支部的节目依次呈现,精彩纷呈。每个节目都完美诠释了团支部的特色与风采,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与欢呼。当最后一个节目结束,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时,我心中是满满的自豪与不舍。
从思想引领到工作方法指导,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有幸被老师发现并栽培,担任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的副主席。通过老师的培养,我从最初的青涩稚嫩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校园骨干,不仅出色完成学生工作,更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收获了受益终身的品质。
理工的老师们,在课堂、实训、学生活动等各个角落默默耕耘,他们的辛勤教导,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我们成长的磅礴力量,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技能的磨砺中蜕变,在文化的熏陶中升华,在社会服务中担当,一步步成长为有知识、有技能、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这份师恩,我将永远铭记于心,化作前行的动力,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理工的三年时间里,我的成长就像一支支舞蹈,从初学的生涩、舞姿的纠正、反复的打磨到成果的展现,从一个普通的学生,成为班干部,成为学生会骨干,成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这一步步走来收获了许多关心与帮助,理工使命“立报国之志,学一技之长,明读书之理,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被我牢记于心,它是支持我直面风雨、上下求索的底气。
是党的红光照耀、是祖国的温暖呵护,是父母的坚定支持,是老师的精心栽培,让我在人生舞台上跳出一支又一支精彩的舞蹈,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也会不忘初心,秉承“自信满满、永不放弃,自强不息、永不放任,自律坚守、永不放纵”的理工精神,在新能源领域探寻科技与艺术的交融,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愿我们都能成为追光者,以舞韵传情,以初心为锚,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中,划出属于自己的绚烂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