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掌握风力发电与电力储能专业建设现状及行业需求,科学制定“十五五”专业规划,筹备新一轮省“双高计划”申报,5月26日,新能源学院组织召开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和电力储能应用技术专业研讨会。校长李科,副校长何瑛,党政办、教务处、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处、科研和校企合作中心、新能源学院主要负责人、风电及储能专业教师团队参加。座谈会上,风电和储能专业教师围绕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入研讨。团队教师指出,在“双碳”战略推动下,风电和储能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和储能市场,催生了大量技术技能型岗位需求,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令人振奋。团队教师结合个人岗位特点和专业建设实际,在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做实课程内容解构与重构、做优教师企业实践、做好新形态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改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想法和目标。李科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风电专业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新设储能专业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专业建设需紧跟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步伐,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为产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针对风电及储能专业的建设规划,提出了五大实施路径:一是要深化专业建设前期调研。要深入风电、储能行业企业,厘清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对高职人才的岗位需求变化和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与技能素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规格精准对接产业动态变化要求。二是要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要继续落实专业“1+N”校企合作模式,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或订单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精准度,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三是要动态调整课程体系。要重点建设6-8门专业核心课程,继续实行模块化、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联合国内知名风电、储能企业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开发手册式和活页式教材。要建立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机制,确保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同频共振。四是要强化师资培养。要做实做细教师企业顶岗锻炼,每位专业教师要深入风电、储能头部企业学习最新技术和工艺,并将企业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教学资源,确保教师知识体系与行业技术同步更新。 五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要强化课程思政价值观引领作用,鼓励学生扎根生产一线,培养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基层岗位锻炼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通过模范讲座、职场认知、实习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厚植学生“工匠精神”和技能报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