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办公室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国教督办函【2016】3号)、《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36号)和湖南省《关于做好2016年全省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16】312号)的文件精神,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了此次评估工作,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新能源产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本自评报告主要从学校办学基础能力、“双师”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五个方面以及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20项指标展开,具体内容如下:
一、办学基础能力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湖南煤炭干部中等专业学校,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2008年、2013年,我校两次通过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新方案的评估。2011年,高分通过湖南省普通高校党建工作评估;2012年获“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称号;2014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
(一)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观测点1)
近年来,学校在主管单位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生均拨款有大幅度提高,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大幅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详见表1。
表1 近三年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万元)年度  | 2013  | 2014  | 2015  | |
办学经费收入情况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 2688.24  | 4200.52  | 4224.36  | 
事业收入  | 2085.9  | 2156.4  | 2299.9  | |
其中:学杂费收入  | 1500  | 1500  | 2274.68  | |
其他收入  | 310  | 260  | 25.22  | |
生均拨款  | 在校生人数  | 3397  | 3826  | 4403  | 
生均财政拨款  | 0.79  | 1.11  | 0.96  | |
(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观测点2)
近年来学校加大了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力度,学校18个专业均有教学必须的校内实训场所和设备设施,详见表2。
表2 近三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年度  | 2013  | 2014  | 2015  | 
资产总值  | 3777.7万元  | 3976.89万元  | 4140.84万元  | 
生均  | 11120.7元/生  | 10394.4元/生  | 9404.6元/生  | 
(三)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观测点3)
学校占地面积195357.96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80050平方米,生均18.18平方米。学校共有教学楼3栋,实训楼1栋,行政楼1栋,图书馆1栋,图书馆藏书量达34.68万册、阅览室座位数650个,体艺馆1个,食堂2个,宿舍楼5栋,标准化的田径运动场1个,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9个。
(四)信息化教学条件(观测点4)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致力打造“智慧校园”,近三年学校投入近1000万元大幅度改善了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所有教室安装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用终端(计算机)964台,这些良好的硬件设备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线网络出口带宽扩展到300M,所有楼宇及公共场所均实现了有线网络接入;全面运用CRP系统,实行无纸化办公,有专门的财务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后勤系统,并实现系统的统一;校园一卡通应用包含校内就餐、购物、考勤等多项功能;教学信息化,现有网络信息点2000个,网络课程 96门,数字资源总量22764.8GB。学校已搭建学校数据中心,正在往大数据应用方向发展。
二、“双师”队伍建设
(一)生师比(观测点5)
学校通过内培外引、多措并举的方式,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2015年学校教师229人,其中专任教师182人,校外兼职教师75人,生师比17.21。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位)比例为5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4.7%。
学校制订并实施了《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考核办法》《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试行)》《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绩效工资管理方案(试行)》《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决定》《教师行为规范》《名师成长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等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职业院校教师成长规律的教师管理制度,实行定员定岗,明确岗位职责及上岗条件,实施了全员聘用制,推进了校内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教师的动态管理,形成了优胜劣汰的专、兼职教师成长管理机制,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一支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正逐步形成。
(二)“双师型”教师比例(观测点6)
学校把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作为战略性基础工程,出台了《教师培训工作管理与实施办法》《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大力加强教师的培养。依托行业、企业实训基地,积极鼓励专业课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由学校承担实践培训的全部经费。近5年来,专业课教师全部实现了下企业挂职锻炼,现有“双师型”教师74人,双师占比40.8%。选送164名教师参加国内培训,4名教师出国培训,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名,逐步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适应中国高职教育特色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专业人才培养
学校着力加强新能源专业体系建设,通过实施“专业星级管理”,将原有6个大类、35个专业压缩、调整、重构,形成了太阳能、风能、新能源管理与服务三个专业群,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等15个专业实现向新能源方向的聚焦,形成了新能源特色办学格局。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2012年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2013年成为湖南省特色专业;2015年,光伏专业群立项成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新能源生产性实训基地立项成为湖南省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了光伏发电系统控制与优化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学校成为全国新能源产教联盟湖南分会长单位。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在新能源办学领域积累了良好的声誉和较强的影响力,引领了新能源职业教育发展。
(一)课程开设结构(观测点7)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和改革。学校在全校范围内调整了公共基础课程,加强了学生基础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就业能力等的培养;各专业群通过市场调研,以“教学内容项目化”优化岗位基础能力平台课程;按照群内各专业发展定位,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岗位能力核心课程;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产业高新技术领域的前瞻发展,动态构建专业能力课程,系统构建“底层互选、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
我校2015年开设课程总数为877门,其中A类课程30门,B类课程 692门,C类课程155门。
(二)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观测点8)
实训工位数是指在实训中心的一次教学过程中,由某一学生或某一设备完成某一实训任务所需要的位置或设备的数量。目前学校实践基地数52个,实践教学工位数为1660个,生均实践教学工位数0.38个/生。
(三)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观测点9)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构建了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先后与60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与江西晶科能源、广东明阳风电等43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开办了“晶科”、“明阳”等企业订单班;初步探索了德国“双元制”湖南本土化实践的改革,与德国“舍弗勒”集团合作办学,开办了“舍弗勒”班,践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56家,顶岗实习基地59个,校外师资培训基地43个,校外企业参与了18个专业的专业教学,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2014学年,学生校外实训实训基地实践学时总量为66776,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为2.53天/人。同时学校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企业建立了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所、理工科技咨询公司,与地方、企业、社区联动培养学生,“活泼、上进、阳光心态”的理工学子文化烙印显现,学生专业技能抽考、毕业设计抽查全部优秀,办学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
(四)企业订单学生所占比例(观测点10)
近年来,学校先后为省内外一大批知名企业签订了70多份订单培养协议。 2015年,企业订单数为528名,占当年在校生比例为14.1%。
(五)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观测点11)
我校构建了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每年有80名左右来自工厂、公司、社会一线,熟悉与掌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构建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的交流平台,弥补了专任教师专业实践经验的不足,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见表3。
表3 近三年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年度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额 (万元)  | 82.47  | 131.92  | 140.18  | 
(六)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观测点12)
近几年学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与一大批企业特别是新能源企业如兴业太阳能、中电48所、共创光伏、天合光能、阿特斯、中科恒源、合大太阳能、晶科能源、韩华新能源、皇明控股、正泰太阳能、中机国际、深圳风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镒升机器人有限公司、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等开展深度合作关系,与德国舍弗勒集团合作开展舍弗勒班,探索“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实习实训设备,通过国资处进行估算,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为78万元。
四、学生发展
(一)毕业生资格证书获取率(观测点13)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推行毕业“双证制”,即毕业时既取得毕业证,同时取得相关专业的资格证书。近年来,通过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双证”融通,学生“双证”获取率明显提高。见表4。
表4 2015年我校毕业生资格证书获取率
序号  | 专业名称  | 毕业生人数  | 资格证书获得人数  | 比例  | 
1  | 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  | 77  | 76  | 98.7%  | 
2  | 工程造价  | 205  | 199  | 97%  | 
3  | 环境艺术设计  | 19  | 17  | 89.5%  | 
4  | 采矿工程技术  | 47  | 47  | 100%  | 
5  | 工程测量技术  | 44  | 40  | 90.9%  | 
6  | 矿山机电  | 17  | 13  | 76.5%  | 
7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60  | 60  | 100%  | 
8  |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 29  | 29  | 100%  | 
9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40  | 39  | 97.5%  | 
10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80  | 78  | 97.5%  | 
11  | 市场开发与营销  | 45  | 45  | 100%  | 
12  | 工商企业管理  | 42  | 42  | 100%  | 
13  | 酒店管理  | 17  | 17  | 100%  | 
14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16  | 15  | 93.8%  | 
15  | 会计电算化  | 136  | 136  | 100%  | 
(二)直接就业率(观测点14)
学校通过狠抓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深入进行校企合作、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就业指导等等多途径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2015年我校毕业生直接就业率为78%。见表5。
表5 2015年我校毕业生直接就业率
序号  | 专业名称  | 毕业生人数  | 直接就业  | 比例  | 
1  |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  | 77  | 57  | 74%  | 
2  | 工程造价  | 205  | 155  | 75.6%  | 
3  | 环境艺术设计  | 19  | 14  | 73.7%  | 
4  | 采矿工程技术  | 47  | 30  | 63.8%  | 
5  | 工程测量技术  | 44  | 40  | 90.9%  | 
6  | 矿山机电  | 17  | 15  | 88.2%  | 
7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60  | 53  | 88.3%  | 
8  |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 29  | 29  | 100%  | 
9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40  | 24  | 60%  | 
10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80  | 68  | 85%  | 
11  | 市场开发与营销  | 45  | 39  | 86.7%  | 
12  | 工商企业管理  | 42  | 39  | 92.9%  | 
13  | 酒店管理  | 17  | 14  | 82.4%  | 
14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16  | 14  | 87.5%  | 
15  | 会计电算化  | 136  | 126  | 92.6%  | 
(三)毕业生就业去向(观测点15)
2015年我校毕业生主要以湖南省内就业为主,毕业生就业去向见表6。
表6 近三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去向
年度  | 毕业生 人数  | 当地就业数  | 中小微及基层 就业数  | 国家骨干企业 就业数  | 自主创业数  | 
2013年  | 1028  | 581  | 679  | 9  | 8  | 
2014年  | 658  | 422  | 401  | 5  | 12  | 
2015年  | 904  | 469  | 515  | 7  | 15  | 
五、社会服务能力
(一)专业点学生分布(观测点16)
2015年我校学生4403人,其中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303人,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67人,新能源专业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部分专业招生情况见表7。
表7 学校各专业点学生分布表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人数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人数  | 
1  |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  | 303  | 10  |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 29  | 
2  | 工程造价  | 1105  | 11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148  | 
3  | 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 与应用  | 70  | 12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404  | 
4  | 太阳能光热技术及应用  | 44  | 13  | 市场开发与营销  | 182  | 
5  | 环境艺术设计  | 94  | 14  | 工商企业管理  | 127  | 
6  | 采矿工程技术  | 73  | 15  | 酒店管理  | 52  | 
7  | 工程测量技术  | 131  | 16  | 光伏材料加工与 应用技术  | 93  | 
8  | 矿山机电  | 23  | 17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67  | 
9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242  | 18  | 会计电算化  | 570  | 
(二)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观测点17)
2015年,我校15个专业有毕业生,毕业生人数 874 人,专业相关岗位就业数 533 人,比例为61%。
表8 2015年我校毕业生专业与当地专业匹配度
专业名称  | 毕业生人数  | 专业相关岗位就业数  | 比例  | 
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  | 77  | 52  | 67.5%  | 
工程造价  | 205  | 135  | 65.8%  | 
环境艺术设计  | 19  | 8  | 42.1%  | 
采矿工程技术  | 47  | 18  | 38.3%  | 
工程测量技术  | 44  | 24  | 54.5%  | 
矿山机电  | 17  | 2  | 11.8%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60  | 28  | 46.7%  |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 29  | 23  | 79.3%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40  | 12  | 30%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80  | 38  | 57.5%  | 
市场开发与营销  | 45  | 40  | 88.9%  | 
工商企业管理  | 42  | 30  | 71.4%  | 
酒店管理  | 17  | 17  | 100%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16  | 11  | 68.75%  | 
会计电算化  | 136  | 95  | 69.86%  | 
(三)招生计划完成质量(观测点18)
学校以卓越校建设为契机,深入贯彻国家、省厅高等职业教育精神,改革与创新招生运行机制,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与宣传,加大网络招生宣传力度,近年来生源质量显著提高,抛档线逐年提高,其中理科线2013年至2015年依次为200分、256分、282分。实际招生人数逐年增多。见表9。
表9 近三年学校招生情况表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
计划招生  | 实际招生  | 计划招生  | 实际招生  | 计划招生  | 实际招生  | 
1870人  | 1165人  | 1870人  | 1469人  | 1870人  | 1671人  | 
(四)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观测点19)
2015年开办了4期大学生创业培训SYB项目,每期30名学生,每个人政府拨款为800元/人,共计9.6万元;网络培训班2期,每期20名,政府拨款为300元/人,共计1.2万元,为政府提供各类专业技术服务,到款额近100万元。
(五)技术服务到款额(观测点20)
1、科研情况。学校通过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研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不断促进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对接新能源产业,形成科研工作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激励措施加快科研创新团队,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近三年学校科研课题立项情况见表10:
表10近三年学校科研课题立项情况表
年度  | 省级科研课题数  | 院级科研课题数  | 总数  | 经费总额(元)  | 
2013年  | 11  | 12  | 23  | 174000  | 
2014年  | 14  | 14  | 28  | 218000  | 
2015年  | 17  | 16  | 31  | 502000  | 
技术服务。为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鼓励教师创新创业,开展了系列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项目12个,到账经费达246万。见表11。
表11 部分技术服务项目情况
序号  | 项目名称  | 服务方式  | 项目收入  | 
1  | 省教育厅语言文字测试中心屋顶 光伏电站  | 工程总包  | 18  | 
2  | 省煤炭公司20KW屋顶光伏电站  | 工程总包  | 36  | 
3  | 山水芙蓉小区屋顶光伏电站  | 工程总包  | 50  | 
4  | 安沙500KW屋顶光伏电站  | 项目咨询、方案设计  | 2  | 
5  | 江西峡江普正药业1MW屋顶光伏电站  | 项目咨询、方案设计  | 3  | 
6  | 湘潭九华粮库区屋顶光伏电站  | 工程总包  | 30  | 
7  | 湘潭居民屋顶光伏电站  | 项目咨询、方案设计  | 1  | 
8  | 嘉兴陆家苑小区20KW屋顶光伏电站  | 工程总包  | 32  | 
9  | 敦煌10MW光伏电站  | 项目咨询、方案设计  | 8  | 
11  | 湘煤集团可研报告  | 项目咨询  | 6  | 
12  | 怀化金厂坪村异地光伏扶贫项目80KW  | 工程总包  | 60  | 
社会培训与社区服务。近年来,开展了各类社会培训工作,开展了创新创业培训班、网络培训班、矿长培训班、新能源教师培训班等,2015年,社会培训达到3143人天。积极组织师生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开展了暑假“三下乡”活动,电子电器义务维修、创建文明卫生社区、文艺活动进社区等,为共建和谐幸福社区贡献学校的力量。
结论: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社会适应需求能力评估数据分析,我校在办学基础能力、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发展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能较好地适应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扶持。
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湖南省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着力实施“校园建设、特色专业群建设、教师成长”三大工程,不断深化“内部治理、教育教学”两项改革,推进“科技创新、校园文化”两项建设,精心打造“湖南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核心基地、湖南新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中心、湖南新能源信息中心”三张名片,努力实现由“对接服务新能源产业”向“提升引领新能源产业”的跨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水平。